州委書記張曉軍在久治縣調研時強調:
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
高起點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示范縣
4月20日至21日,州委書記張曉軍深入久治縣調研生態畜牧業、鄉村振興和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久治縣青甘交界疫情防控檢查點工作人員。強調,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依托久治地處三省交界區位和綠色有機畜牧業資源優勢,在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四地”建設中把準方向、找準定位,以提質、增量、補鏈、擴輸為路徑,突出生態優先、綠色有機、優化結構、科技引領、整體聯動,探索創新和高起點打造產業協調發展新格局,在推動“生態果絡、綠色農牧”品牌建設中展現久治擔當、久治作為,推動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以優勢產業發展引領和支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三生”共贏目標。
在久治縣智青松多鎮“青甘川”三省交界活畜貿易陸港基地、奶制品加工廠項目建設點和索乎日麻鄉牦牛良種繁育基地,張曉軍指出,久治發展生態畜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天然草場優質、牦牛品質優良、生產基礎優厚,交界地區氣候、交通、物流、貿易條件優越。強調,要緊盯“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的目標,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結合縣情實際,圍繞優勢資源高效和可持續利用,科學確定生產發展規模,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調動農牧民積極性,加強種畜串換和畜群改良,不斷增強科學養殖水平,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和服務保障水平,高標準建設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示范縣,促進生態畜牧業規;、集約化、市場化協同聯動,推動草、肉、奶、肥產業融合發展,優化“企業+基地+合作社+牧戶”合作模式和利益機制,著力在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上下真功、下苦功,在生態、綠色、高端、品質方面積極探索、先行先試,扎實穩步發展好“當家牦牛產業”,推動生態畜牧業發展走在全州全省前列。
在久治縣黃河生態文化保護旅游體驗區、扶貧產業園區和寧友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張曉軍強調,要深入挖掘久治民俗文化、特色旅游資源,以點帶面,在樹牢畜牧業主導產業的同時,切實做好“河曲馬”本土優質品種保護,拉動青甘川跨區域文旅產業發展。推進農牧民移風易俗,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強化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創新“黨建+基層治理”模式,做好美麗鄉村、產業發展、民族團結結合文章,持續推進生態、產業、文化、組織全面振興,讓農牧民分享更多產業增值收益,切實提升群眾在生態保護和產業富民中的獲得感,實現牧業強、牧民富、牧區美的目標。
在青甘交界疫情防控檢查點,張曉軍詳細了解信息登記、體溫檢測、消毒消殺、雙碼核驗等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實地查看工作人員配備、防控物資儲備、工作人員防護和食宿保障情況,送去慰問金和生活物品。強調,省界防控檢查點是阻斷疫情輸入的第一道防線,要清醒認識當前疫情防控復雜嚴峻形勢,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增強責任意識,保持高度警惕,壓緊壓實防控措施,切實做到嚴防死守。久治縣委縣政府要切實關心關愛一線工作人員,保障好防護裝備、物資供應、用餐安全,科學安排調休輪崗,做好自身防護,全力保障果洛安全,堅決守好青!澳洗箝T”。
生杰、西熱,久治縣和州農牧和科技局、州鄉村振興局有關同志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