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昨日,全省鄉村旅游提升與旅游扶貧推進會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我省鄉村旅游發展步伐將加快,鄉村旅游將面臨提檔升級,一個個主題鮮明、特色突出,或以花為媒,發展休閑度假;或以水為引,打造河岸健體療養特色產業等的新型鄉村旅游示范村將出現,讓青海的鄉村旅游更為出色。
據悉,“十三五”期間,我省將集中力量打造40個左右特色鮮明、功能齊全、設施完善,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鄉村旅游示范村。聯合扶貧部門每年在50個左右條件成熟的重點村實施旅游扶貧項目,聯合農牧部門引導培育50個多功能休閑觀光農牧業基地。到2020年,每年新創建星級鄉村旅游接待點100家,全省鄉村旅游接待點達到4000家。
目前,全省共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5家;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10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5家;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4家;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64家;省級特色景觀旅游名鎮8家;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40家;鄉村旅游點3016家,其中,星級鄉村旅游點667家。
我省將創新發展模式。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加快推動鄉村旅游由傳統的食宿、娛樂向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康體養生、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制作轉變。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引導社會資本開發休閑農莊、鄉村酒店、特色民宿、特色餐飲、自駕露營、戶外運動等鄉村休閑度假產品,探索形成多類型,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王雅琳 趙俊杰)